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离壬寅年五月初五(2022年6月3日)端午节还有:
返回列表 发帖
二、叠滘建国后的商业经济

    建国初期,叠滘的商业仍以私营、个体为主。1953年,随着乡村供销合作社成立,国家对主要工农业产品统购统销;私营、个体商业经营受到限制。1956年,经社会主义改造后,私营、个体商业走上合作化道路,分别成立各行各业的合作组和合作店。如:搬运合作组、熟食合作组、瓜菜合作组、日用杂货合作组……全部归属供销社统一规划和管理。到“大跃进”后的1959年,除极个别的个体商贩外,私营商业基本消失。以后,随着计划经济和统购统销的政策进一步落实,叠滘墟市的商业活动,日渐萎缩,大不如前。

    1979年,经济体制改革,个体商业又再萌生。以后随着政策进一步放宽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现,带来了农村劳动力大解放。个体商业户(含饮食服务业)迅速发展,呈现欣欣向荣的新景象。叠佛公路两旁,就象雨后春笋,不断有店铺新张开业。与此同时,叠滘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日新月异。

    1992年,叠北经济联合社投入巨资246万元,在昔日“墟廊”的旧址,新建起“叠滘市场”,建筑面积9386平方米,内设农贸市场及商业街。到2002年止,共有大小铺(档)位497个,年收入租金220多万元。

    1996年,叠南投入219万元,在叠佛公路南段拐弯处,商住楼宇的首层,兴办“叠南肉菜市场”,建筑面积2748平方米,到2002年止,内有店铺及摊档302年,年收入租金近300万元。

    自此以后,叠南、叠北市场连成一线的叠佛公路两旁,成了叠滘兴旺的商市一条街,并且发展至叠滘大道及周边地方;古老的叠滘墟市,逐渐被人们称为“旧墟”,退居为次要的、附属的商业经营场地。

    到2002年底止,叠滘境内,共有大小商户、店档共920多个(家),分别经营着:饮食、娱乐、服务、肉菜、杂货、百货的批发或零售的贸易行业;从业人员3000多人。

    有一定规模的商(市)场和颇具盛名的食府有:叠滘市场、叠南肉菜市场、真实惠超级商场、金海渔港、广宝渔村、肥蛇海鲜酒家、新世豪娱乐城、新泉大酒店……它们为活跃叠滘商业经济,保障人们生活供给起到重要作用。改革开放,又一次给了叠滘经济发展的新机遇,促成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兴旺,物阜民安。

    叠滘改革开放后饮食和肉菜市场发展情况表
    ……

    叠滘改革开放后商业批发零售贸易业情况表
    ……
论坛开设目的:推广叠滘特色龙船文化;提供一个分享交流平台。
定位:
以民间视角发展龙船文化

TOP

第八章  文化建设

      叠滘是水乡,又是书乡。建村以来,乡人素重教育,倡导文明,积淀了深沉而厚重的文化历史。孕育了尊师重道,知书达理,敬老爱幼,诗礼传家的良好风尚,造就了民淳俗美的乡风美德,培养出世代勤奋进取和包容兼蓄的叠滘人。
论坛开设目的:推广叠滘特色龙船文化;提供一个分享交流平台。
定位:
以民间视角发展龙船文化

TOP

第一节  教育

      一、建国前
   
      (一)旧制教育

      故老相传,叠滘在南宋(1127—1279)年间,乡人就在今日的洙泗里中的“大笪地”建有洙泗书院,传道授业教育弟子(洙泗书院早已湮没,并因年代久远而乏迹可寻)。
论坛开设目的:推广叠滘特色龙船文化;提供一个分享交流平台。
定位:
以民间视角发展龙船文化

TOP

1、家塾和私塾

      叠滘历史上的私塾有两种:第一种,称家塾。是由宗族或富有人家,延聘宿儒名师,在本姓祠堂或家中教育弟子;族外或家外人,不能入塾就学。第二种,称私塾(蒙馆)。是塾师个人利用住所或租借庙、祠设教,收取学费,向社会招收学生。

      明·天启四年(1624),夏教名宦郭尚宾(官至兵部右侍郎,死后追赠尚书),被削籍居乡时,曾西席洙泗里孔氏宗祠(常称小宗),开办培贤私塾,教授孔氏子弟。到明末清初,叠滘私塾教育已遍及全乡,盛极一时。有冠名的,有专门场所的私塾,先后就有10多间。另规模不大,没有挂牌的家塾、私塾,更为数众多了。如2000年刊本《南海县志》,所提及的慵荘书院,实际是黄姓族内,在慵荘黄公祠里办的家塾,而非书院。

      私塾里的教学,一般由一名塾师,根据入学年限,逐个门生施教。初级启蒙的教读三本“红皮书”,即《三字经》、《千字文》、《幼学诗》。教写毛笔字,从描红、印格到临摹。以后,中级、高级顺延,集体听课,选读《四书五经》(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经、书经、易经、礼记、春秋),《史记》、《古文评注》、《故事琼林》、《声律启蒙》、《对类引端》、《秋水轩尺牍》等。作业是:作文、习字、抄书、默书、念书(背诵)、串句、造句、吟诗、作对和学习珠算。教学方法大多数是注入式。修业年限约5至6年,是属启蒙、初级教育。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废科举,兴学堂。民国三年(1914)小学堂改名为小学校。其间不少家塾、私塾都改名为小学校,但仍沿旧制。民国期间,叠滘有一定规模的小学校,不同时候就有20多间。

      叠滘乡家塾、私塾、学校一览表
      ……
论坛开设目的:推广叠滘特色龙船文化;提供一个分享交流平台。
定位:
以民间视角发展龙船文化

TOP

2、社学  书院

      叠滘有两间社学。一是叠溪社学,明·隆庆四年(1570),由十坊乡人倡建于桥头坊(1958年改建为工厂)。二是培风社学,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由东聚坊陈大年等人,合十四坊倡建在潭头坊东约(已拆掉)。据清·宣统二年刊本《南海县志》陈大年传中载:“叠滘向有叠溪社学,为庞、黄、孔、贞、谭五姓族文会之地,而十四坊士族数倍于五族,独社学阙如,非所以作士气,而昌文教也,逎倡议创建培风社学……”

      叠滘乡属书院有两间。一是协文书院,于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由十坊乡人始建在洙泗里“大笪地”;于清·嘉庆十一年(1806),迁建到桥头坊叠溪社学左侧(今南海棉织二厂饭堂,前座改建为厨房,中、后座尚存)。二是叠滘书院,于清·道光十三年(1833),由东胜坊何沛如等人发起,合乡中十九甲族人,倡建在漖边坊口(今尚残存)。

      “社有学,社学者,同社讲学之地也。院名书,书院者,士子读书之院也。”这是昌平里晚清时,老夫子孔跃云对社学、书院的注释。他还记述了当时叠滘的乡风史实:“一乡之人,各有所属,然社、院虽分,情谊仍笃;吉凶吊庆,会酌往来,亦基稠密也。”这就足可证明,叠滘乡中的“十坊”和“十四坊”的乡人,一向并无隔阂。在二十四坊的大家庭里,人们和睦共处,友好往来,互通婚嫁,共同创造历史。
明、清时期,社学、书院(书院是名宦贤绅讲学的地方)是乡设立的民间教育机构,聘请有识之士执教,选收12岁以上的童生集中授业。教以经、传、诗、赋,以应院试。每年须将学生名册报县学政备查。教育经费源于各族乡众、堂、社的捐资,购备田亩,以田租收入维持。可见乡人崇文重教,热心办学,不遗余力。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废科举,兴学堂。叠滘的社学、书院日渐式微。1906年,曾办过协文小学堂和培风小学堂的二等小学堂,于辛亥革命(1911)前相继停办。社学变成了乡人议事的要地。培风社学,更是每年新春举办敬老乡饮活动的场所;书院亦变成私塾、布厂……建国以后,叠滘的社学、书院曾先后变成粮仓、纺织厂、卫生站等。至今残存的,仅有协文书院和叠滘书院,但都已面目全非,其余已拆为平地改建楼房。

      从历史的证明以及人民群众的反响,旧制教育虽有数不尽的缺陷,教学内容也含不少封建糟粕,但对开发儿童智力、普及文化基础知识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叠滘自开村以后,众多的莘莘学子中,能“学而优侧仕”而“高中折桂”者,毕竟是少数。而更多的是接受中华文化的洗礼,通过读书明理,摆脱愚昧,进而修身齐家,做到“形端表正”,立品立德,以守信开诚、敦睦桑梓、立足社会,为国为家而作出贡献。正因如此,经世代努力,荜路蓝缕,才造就了叠滘这一方乐土,孕育出民淳俗美的乡风;正因如此,虽历劫沧桑,但华夏几千年的经典文化,光辉文明历史,才得以代代传承,而史不绝书。至今不少先贤世代总结的道德规范,所倡导的行为标准,处世准则,仍历久常新,熠熠生辉,起着不可代替的标杆作用。
论坛开设目的:推广叠滘特色龙船文化;提供一个分享交流平台。
定位:
以民间视角发展龙船文化

TOP

(二)新制教育
      民国期间,提出整顿私塾,倡导国民新教育。但新办的学校与私塾依然各行其是。据《南海佛山市政公报》载:“私塾数倍于学校,且办理大半悉沿旧习,诵读经书。对于学校课程,多付阙如,教授管理之方,每置不问。”直到叠滘小学校的创立,才代表着叠滘乡教育事业迈向新发展的里程碑。

TOP

辛苦你了..

TOP

回复 177# 格古乐


   放下了很长的一段时间,多谢支持!

TOP

1、叠滘小学校
      陈俊朋,潭头坊人,早年追随孙中山先生革命的老同盟会会员,岭南画派中人,民国二年(1913)任广东省参议院议员。他思想进步,深明大义,传承叠滘素重教育的乡风美德,积极响应孙中山所推行的国民新教育政策,传播新文化、新思想。努力提高乡人文化素质,振兴家邦,成绩卓显,为叠滘乡教育事业,踵事增华,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是叠滘乡推行国民新教育的奠基人。

TOP

创办小学校
      民国十三年(1924),陈俊朋在广州病愈,辞官返乡。私人出资在潭头坊郡丞陈公祠,创办了当时为之一新的叠滘小学校,自任校长。学校全部采用当时教育当局颁行的德、智、体兼顾的新制,男女同校。教学设备一应俱全,新一式的双人课桌、讲坛、黑板和图书橱架,井然地呈现出一派新景象。初期有初小复式两班,学生人数有50-60人。课本采用小学六年制,新编的有插图教科书(其时称公仔书)。课程设有语文、算术、唱歌、图画和体操等。同时,陈俊朋不惜把祖传的留耕园辟为运动场,设有排球、篮球场和跑道,还有滑梯,双、单杠和跷跷板等设施,开展各种体育活动。学校分别聘任邓修吾(其时较有名望的教师)为教导主任,陈云婵为总务主任。陈校长还主讲绘画、书法、诗词及声韵对联等课程。
  叠滘小学校,创办一年后,学生人数已增至100多人。以其校风好,老师勤勉尽责,教授有方;学生思维活跃,勤奋上进,身体好;尽显新制教育的优越性,开创了时代教育的新风尚。陈俊朋热衷公益,悉心办学,赢得乡人的称颂和认同。办学经费,也获培风社学的资助和乡中环节明人士的广泛支持。看到乡人对办学的热情和支持,陈俊朋更坚定了推行新制教育的决心,并适时地诚邀乡中各堂社的名仕贤绅,共同组建,成立“叠滘小学校校董会”和“民众教育馆”。把私人独资办学,发展为乡人集体办学,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首任校董会主席兼民众馆长,是留学日本学成归来的铁路测绘画线工程师黄甫琴。新组成的校董会着重管理学校一切工作;民众馆,主要负责开展乡中成人业余教育,举办夜校、识字班等扫盲工作。校董会研究,制订了学校发展规划,首先向南海县教育当局备案,申请开办高小班,同时,约定校董成员,要带头送子孙入新学校读书,积极支持国民新教育。
  民国十五年,备案批复,批准陈俊朋为叠滘小学校校长,准予开办高小班。其时,叠滘小学校名声大振。从此,改变了一部分乡民,对新学制教育有怀疑观望的态度,纷纷送子孙入新学校读书。这样,不但新生入学人数猛增,甚至在私塾就读的学童,也有一部分转来插班,学生人数达200多人,特别女童入学,增幅尤为明显。随后,校董会还聘请叠滘妇儿医社的王亦兰医师,为学校义务校医,负责学生的保健工作,开创了叠滘的学校配备校医的先河。
  办起高小班后,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日臻完善。制定了“智,仁,勇,勤,诚,朴”六字校训,还绘制了校徽。由教导主任邓修吾作词,朱裕光老师谱曲的校歌,内容健康,观点明确,目标远大,摧人奋进。
  叠滘小学校徽(1926年)
  图略
  校徽为木铎形外廓,内衬嘉禾环抱,上方绽开双双五瓣桃花、李花。取其意为:木铎乃古时司教令之大铃,振以警众也,意取《论语》“天下元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红桃白李,则寓意春风得意,桃李满园。下篆书“叠滘小学校”五字。
  叠滘小学校歌(1926年)
  作词:邓修吾,作曲:朱裕光
  歌词:世道幽险,人力浅微,悯彼困步,吾校其兴。沥精诚以格召,溉五育以陶绳,烛烨耀以瞻眺,杖策腋以扶持。猗欤!肇双溪之化育底中国公民之完成。予渥而泽,曷酬尔衷?惟自始罔辜其愿,毕力图存,尤负宏义伟大之精神,共腴斯世,尔虽不予责,岂敢忘斯。
  邓修吾是其时的教导主任,朱裕光是教师。1988年学校的教导主任杜勇,对这校歌的歌词大意曾作如下的诠释:步入社会要战胜种种艰难险阻,无文化单靠体力是不可能的。考虑青少年举步困难前进不易,所以兴办我们学校。我们将竭尽忠诚来感化学生,用德育、智育、体育、群育、美育等五育。好象泥水木匠引墨斗拉绳求直以取正一样,培养出优秀合格人才。举起蜡烛火炬让学生高瞻远眺,我们好像拐杖那样,扶持着学生的两腋学习开步走。啊!我们要开拓叠滘时代精神文化教育,培养出有科学文化知识的一代中国公民。母校您给我的恩泽,怎样才能酬答您对我们的一片衷心呢?惟有从现在开始,行动起来,决不辜负母校的殷切期望,以毕生之力好好学习,好好工作,使母校的精神,为建设家乡振兴中华而学好本领,让我们共同为祖国为世界更美好更幸福而奋斗。
  敬爱的母校,亲爱的老师。就算你不鞭策我,我都将时刻铭记,岂敢遗忘。您的谆谆教导,时刻紧记在心头。
  民国十六年,叠滘小学校蓬勃发展,学生与日俱增。但办学经费苦于无固定来源,微薄的学费收入,难以维持学校费用开支,校董会每为此事疲于奔走。为了学校长远而稳定的发展,校董会商决,寻找解决办法。最后,经叠滘乡公所研究决定,在乡辖管的田亩中,每年按亩数收取附加费,作为教育经费,给新学校莫大的支持。这样,叠滘小学校无形中已升级为乡级办校了。到民国二十年,经新旧学制的比较,曾盛极一时的私塾,大都相继停办,仅存骧云小学校、纬文小学校和三两间家塾继续办下去。其时,叠滘小学校在乡人的关怀下,茁壮成长。学生不断增加。郡丞陈公祠校舍已显“人满为患”。校董会研究,决定发展分校:一分校设在洙泗里孔大宗祠;二分校设在桥头坊叠溪学社和协文书院;三分校设在茶基坊何氏宗祠;四分校设在东胜坊麦氏大宗祠。四间分校的分布,基本涵盖了整个叠滘乡,促进了学校又一次扩展。其时,1-6年级10个班,共300多人。分校开办一年,又觉过于分散,给教师的调配、学校的管理带来不少困难。遂撤销分校,全部集中到本校毗邻的陈氏家庙,辟为一、二年级的课室,才把学生安顿了下来。陈校长和校董会都清楚地知道,这样做只不过是权宜之计,并非办学的长远之策。为此,校董会进行了深入的商议,一致立意选新址,建新校,图谋新发展。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