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离壬寅年五月初五(2022年6月3日)端午节还有:
返回列表 发帖
3.三鸟中的鹅,乡人家庭饲养远不及鸡、鸭普遍。饲养品种多为清远鹅,还有阳江鹅、三洲鹅等。1957年,曾一度引进狮头鹅,后因其体型过大,耗料多,肉质粗糙而被淘汰。叠滘养鹅多为农家小群饲养,一般十至几十只一群。饲养季节从秋末至夏初。雏鹅以水洗米饭加青菜,渐次加入米糠,水浸谷,20日龄左右,开始食青草,半夜均要补料,饲料以谷、糠、菜、番薯及瓜类。母鹅则要专场群养。20世纪60年代中期,有清远人曾在叠北三涌口养母鹅,售卖鹅仔(雏鹅),供应四邻人家饲养,生意曾一度兴旺。饲养母鹅以稻谷为主,辅以糠、麸。除抱窝期外,全年放牧。多在初夏限量喂饲,强制停蛋,换羽,俗称“制毛”,以保证下一年度的产蛋率。孵化方法,有全自然抱孵与半自然抱孵两种。半自然的方法,是前期让母鹅抱孵,后期入孵房,主要利用鹅胚自身产温保持温度。
论坛开设目的:推广叠滘特色龙船文化;提供一个分享交流平台。
定位:
以民间视角发展龙船文化

TOP

4.改革开放,农村三鸟养殖业发生深刻的变革。首先,曾一度被视为“资本主义尾巴”的农家副业,摆脱羁绊后,成了乡人致富门路之一。政策的开放和“保驾护航”,给一点阳光就灿烂。乡中禽畜养殖业,迅速向专业化、集约化、良种化方向发展,涌现出不少养殖户和饲养场。其次,在养殖方法上,特别是养鸡,改过去为数不多的放养,变成一次几百只上架笼养。“育肥鸡”选养优良品种的“黄白羽肉鸡”,喂以饲料厂生产的配套饲料,规范化的饲养管理,定期注射防病疫苗,使群鸡成活率达90%以上;肉鸡饲养45—50天,体重达1.5—1.7公斤,成绩好的43天就能出栏上市,与过去“鸡三(个月)、鸭两(个月)唔劏得咪养”的时效比,可谓突飞猛进。肉料比为1:2.2左右,明显的经济效益,大大地提高了乡人饲养群鸡的积极性。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房地产开发和城建的征地,叠滘可耕地几近于零,密集的民居村落中,已很难适应三鸟饲养的发展,加上“育肥鸡”量增价跌,经济效益开始下降;另“育肥鸡”的肉质、口感远比不上往日的“走地鸡”,很难适应日益提高的饮食要求,而需求大减。乡中不少专业户都相继转业或停养。继续经营者,大都把养殖场迁出叠滘,改变策略适应市场需求,租赁荒山开办农场转养“走地鸡”。“十年河东”很快转回“十年河西”。这历史性的转变,是标志着社会的进步和乡人生活的不断提高。
论坛开设目的:推广叠滘特色龙船文化;提供一个分享交流平台。
定位:
以民间视角发展龙船文化

TOP

(三)耕牛

    叠滘地属围田区,土层深厚,土质粘重,因而多养体强力壮的公水牛。依靠其畜力犁、耙田,所以称牠为耕牛。1949年,全乡有耕牛192头,全为私人所有。农业合作化后,耕牛归集体所有。人民公社化后,各生产队都设有耕牛基金专户,每年按总收入以一定比例提取,专款专用,确保生产队有足够的耕牛应付生产,不误农时,可见人们对耕牛的倚重。1974年,叠滘有耕牛225头,是历史上最多的一年。以后,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使用牛力耕种逐渐减少。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叠滘昔日的良田,都建成了高楼大厦,耕牛绝迹。

    叠滘建国后农业机械耕作和耕牛使用情况表
    ……
论坛开设目的:推广叠滘特色龙船文化;提供一个分享交流平台。
定位:
以民间视角发展龙船文化

TOP

(四)其他禽畜饲养

    历史上,叠滘人有养猫、养狗的习惯,其中以养猫较为普遍。人们养猫、养狗的作用,是“防鼠、看家”,而非今天视为“宠物”。但是“三六”(狗肉)确是冬春季节乡人的美食。

    此外,还有饲养兔、葵鼠、鹌鹑、白鸽……
论坛开设目的:推广叠滘特色龙船文化;提供一个分享交流平台。
定位:
以民间视角发展龙船文化

TOP

(五)禽畜疫病防治

    据2000年刊《南海县志》载,经1988年全县普查,禽畜主要疫病有:鸡新城疫、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鸡痘、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喉气管炎、支原体病、马立克氏病、传染性关节炎、鸡白痢、鸡球虫病、禽大肠杆菌病、卡氏白细胞虫、鸟疫、禽出血性败血病、小鹅瘟、念珠菌病、禽副伤寒病、猪瘟、丹毒、肺疫、猪链球菌病、猪喘气病、小猪副伤寒、猪病毒性腹泻、猪细小病毒病、猪蛔虫、猪姜片虫、密螺旋体病、钩端螺旋体病、牛出血性败血病、结核病、布氏杆菌病、炭疽病、狂犬病、犬瘟病、破伤风、弓形体病、di虫病、疥螨病、葡萄球菌病、兔瘟等。

    此外,历史上曾发生过严重的牛瘟病,为害甚烈,但今已扑灭。

    建国前,牛瘟、猪瘟、鸡瘟等烈性疫病在乡中时有发生,人们无力抗拒,束手无策,唯在猪舍牛栏中安设“土地”神位,祈求神灵庇佑。民国36年(1947),县zf建设科配合省牛瘟防治大队落乡实施预防注射,但多数农民对此缺乏认识,不愿接受,实际注射的牛只很少。

    建国后,百废俱兴,耕牛作为农业生产主要畜力,人民zf高 度重视,很快落实了牛瘟预防注射工作,形成了对牛瘟病的坚强免疫群体,经过短短的四年时间(1950—1954),就正式宣布消灭牛瘟病。

    1958年,叠滘贯彻推行上级制订的生猪合作保险制度,促进生产队“大养其猪”,实现“猪多粮多”。生猪饲养期间,先由兽医站负责预防注射,实 行疾病医疗,死亡补偿,生猪上市出售时才交纳保费。生猪保险制度的实 行,时断时续,其保险范围和保费缴纳方式多有变更。到1985年,顺应开放,搞活农村生产,zf实 行强制性防疫检疫制度,对农村生猪免费强制进行预防注射,健全交通运输,宰前、宰后、肉品卫生三个环节的检疫,所需费用由屠宰及肉品经营者负责,在兽医检疫时一并收取。

    建国以后,家禽三鸟的防疫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流行疫病仍时有发生,主要原因是三鸟饲养极度分散,遍及千家万户,而且多为放养,饲养群更替快,乡人又缺乏防疫知识,单靠zf兽医站不多的人员,很难把面广和分散的家禽防疫工作彻底落实。直到1963年,叠南、叠北两大队,经过专业培训,设立了半脱产的兽医防治员,防疫计划才形成制度化,落实到各村、户,使三鸟的饲养有了明显的好转。20世纪80年代初,叠滘的三鸟群养业迅速兴起,涌现出不少专业户。为了解决养三鸟防疫,提高成活率问题,在兽医部门有关人员的指导下,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近不同日龄,分别使用疫苗注射和药物预防相结合的办法,防治家禽多种传染病,并普遍采用抗菌素作饲料的添加剂,使群养三鸟,特别是群鸡的成活率达90%以上,促进了饲养业蓬勃发展,获得可喜的经济效益。
论坛开设目的:推广叠滘特色龙船文化;提供一个分享交流平台。
定位:
以民间视角发展龙船文化

TOP

五、农业机械

    叠滘在历史上,农业生产主要使用手工工具,如犁、耙、锄头、捺钊、镰刀、木桶、风柜、木龙骨水车等。民国37年(1948),叠滘乡围董会在“大码头”建起“叠滘乡抽水机房”,装有水泵4台,其中60匹(12寸)2台,25匹(8寸)2台。1950年竣工投入使用,由于耗费大,收效少而终被废置。

    建国后,1957年,在农田水利建设运动中,开始农机具革新,在上级的号召下,乡中农业社自制独轮手推车(俗称鸡公车),提出消灭担挑(即扁担),随后又发展为双轮斗车和胶轮手推车代替肩挑。但在河网交错的水田里耕作,但在河网交错的水田里耕作,任何机具 都很难代替农艇运输和扁担肩挑的灵活性。

    1958年“大跃进”,在公社拖拉机站落乡支援下,叠滘部分农田开始机械耕作。1971年,叠南、叠北两大队,分别成立了农机站。随着农业机械不断发展,各生产队也积极购进手扶拖拉机,促进了农业机械化的进程。到1979年,叠南、叠北稻田的耕作基本实现机械化。

    1964年开始,叠滘的农田先后架设电线网,为农业生产机械化打下坚实基础。随着电动农机具的使用不断增多,到了20世纪70年代,电动排灌面积已复盖所有农田,旱涝保收面积达100%;水稻电动脱粒也达100%。

    1964年,流动水泵(乡人称轴流泵)投入使用,以后迅速增多,它以小型、方便灵活、为小范围内连片的禾田实现“干湿排灌”管理,也为瓜地排渍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自始,靠木龙骨水车排灌已成历史。

    叠滘历史上的水稻脱粒,向用人力。脱粒专用的农具称禾桶,是木制椭圆型弧底的大木桶,内安放木制禾梯,用竹织成的禾围栏边。人们手执割下的禾把,用力打在禾梯上脱粒,劳动强度大,脱粒不干净。直到1971年开始,试用铁木脚踏打禾机,开始半机械化打禾。脚踏打禾机是以木制方斗,下底两边有长木方和横板,方便整机推移和打禾时站立,方斗上安装带轴承的脱粒滚轮,滚轮横木上装有三角型铁钱棘钩。还有连杆、齿轮、脚踏板传动件和防止谷粒弹出的竹笪木罩。人们用脚踏动踏板,通过连杆推动齿轮,带动滚轮脱粒,效率比人工手打高,但劳动强度亦相当大。1976年,经过改装的电动木制打禾机投入使用,用马达和皮带作传动,水稻收割打禾就轻松多了。后来,生产队购进电动脱粒机,由于机身装置重,不适宜在大田使用,只能在晒谷场上使用,多用作冬种小麦的脱粒。

    农艇,历来是叠滘农用运输主要工具,装载量大,用人少,行动灵活。经田园化改造的河网连成一体,稻田施肥与收割运谷等,农艇可自由往返生产队与大田各处的田头,方便快捷。


    叠滘建国后农业机械耕作和耕牛使用情况表
    ……

    叠滘建国后农机具使用及用电情况表
    ……
论坛开设目的:推广叠滘特色龙船文化;提供一个分享交流平台。
定位:
以民间视角发展龙船文化

TOP

第三节、乡村工业

    明代初期,叠滘人过着男耕女织的简朴生活。加工土纱布和家庭手工业已形成。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村头坊进士庞尚鹏编修的《庞氏家训》中有规定“家人妇女,从事纺纱织布为业”。可见当时叠滘纺织手工业已遍及坊闾。与生产、生活相关的手作技艺,亦相继出现,逐渐成为手工业中的各种类“行头”。如:木器家具、木器皿、造船装艇、建筑“泥水瓦匠”、裁缝刺绣、酿酒……到了清末民初,叠滘墟源丰米机的开办,开始了机械化加工粮食;随后,五丰祥米机(后改称民乐米机)又在漖边坊口开设,人们从此告别了稻谷手工脱壳(舂米、磨谷)的困境。民国时期至建国后,叠滘人,除以纺织、织藤和服装车缝、针织、烟丝切制等半机械化单机生产,作为家庭副业外,还有铸造、打铁、小五金加工等行业。直到改革开放,集体与私人开办的工业与日俱增,新增的行业有:制衣、制鞋、电子器件、塑料制品、印刷、家具等。
论坛开设目的:推广叠滘特色龙船文化;提供一个分享交流平台。
定位:
以民间视角发展龙船文化

TOP

一、棉织业

    (一)土纱和土布

    土纱,俗称“嗲嗲”纱。土布,首称“大布”,次称“家机布”。原本是指用“嗲嗲”纱织出来的布;后来,习惯成自然,用洋纱织出来的布都称“土布”。
   
    古代,叠滘的棉纱,完全是用手工纺制出来的,以叠滘乡音称呼,在加工棉纱的工序过程中,叫做“捧纱”(捧,是抽出来的意思);加工出来的棉纱,叫做“嗲嗲”纱(嗲嗲,是手工操作的意思),后来叫做“土纱”。土纱的加工过程:原料,是松软的棉花;工具,是低矮木制的“捧纱车”。人坐在“捧纱车”前,右手旋动“捧纱车”的车鼓,左手拈着棉花条,慢慢地抽出纱来。土布的加工过程:把捧出来的土纱,自洗自浆,不漂不染,绕制成“机头”(经纱团)。织布用的木机(俗称大布机,或称腰机),很简陋,矮小而狭窄。织布人用绳索系着靠背杆,手拿着木梭,左右往来穿纬纱;脚践着脚踏,上下交织经纱。织成宽仅尺余,平纹原色的“大布”。
论坛开设目的:推广叠滘特色龙船文化;提供一个分享交流平台。
定位:
以民间视角发展龙船文化

TOP

(二)棉织业的兴衰

    叠滘的土布生产,最初是分散在百户千家之中,以自给自足为主,富余部分也有拿到墟市出售。明·万历年间,“佛山之冶遍天下”的鼎盛时期,商品经济活跃,叠滘的棉织业也随之兴旺发展。土布产品,随“黄金水道”(佛山汾江)远销各地。据叠滘《十四坊倡建布市碑记》中载:清·咸丰十年(1860),乡人合资在广佛通衢之文昌沙开办布市,集中售卖土布,“岁获租数百金”;足见当时叠滘棉织业产销畅旺,成行成市。

    鸦片战争后,随着“五口通商”,洋货、洋纱大量涌入,给民族工业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土纱逐渐被淘汰,但土布以其朴实耐用仍受人们欢迎。清·宣统三年(1911),兴宁人萧金福,率先到叠滘,在昌平里开办安胜布厂,使用脚踏手织机(俗称客家机)织布,比本地的“大布机”(又称腰机),生产效率和布匹质量都大大提高。从此,叠滘的棉织业,逐渐走上了新技术、新工艺的轨道。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帝国主义列强无睱东顾,洋布输华剧减,价格昂贵,无人兴取。因而国内棉织业空前发展,叠滘一片繁荣,引来始兴,五华、兴宁等地的布业人员,先后涌入叠滘,租借祠堂、社学及民居开办布厂。其时乡中的布厂越开越多,越开越大,遍及二十四坊;群情汹涌,“嘈喧巴闭”,热闹非常。打大筒、车竹骨、护花纱等一系列辅助生产工序,都发外加工到各家各户,乃至邻近四乡。有些布厂还“放机”到户生产。从业人员迅速增加,过去,“女织”的工作,不少男丁也参与其中,棉织业一度成为“乡人仰食之所”,迎来又一次兴盛时期。其时,颇具规模的布厂有:安胜、富安、广大成、广纶昌、广兴祥、广生隆、广太隆、广源兴、瑞兴隆、福裕、华通、时丰、发记等50多间。

    民国27年(1938)10月,佛山、南海相继沦陷,日军垄断和掠夺各种物资,交战双方,相互封锁,物资流通断绝。乡中布厂因洋纱缺货而被迫停产,在叠滘设厂的外籍人员纷纷避乱返回故里,蒸蒸日上的棉织业顿时陷于萧条。抗战后期,乡中有识之士,重操土纱生产,并外销省、佛,亦畅旺一时。到洋纱稍有货源,部分乡人在家中复开布机,作小本经营,随着时局好转,逐步扩大生产。抗战胜利,叠滘重光,百废待兴,外地布业人员又接踵返回,重开布厂。但正如当时乡人所说:“拍错手掌,迎错老蒋”。随着内战爆发,金融动荡贬值,税捐繁重,使刚有恢复之势的各行业,又转为奄奄一息之中。

    建国之初,党和zf又恢复生产,控制金融;废除囤积,平抑物价,保障人民生活,列为当务之急。1950年4月,成立了叠滘同业工会,领导“以工代赈”工作。口号是:增加生产,励行节约,齐心协力,渡过难关!发动工人、企业主和手工业者,恢复并增加生产,共同谋求生活出路。在政策的感召下,乡中的各业,特别是布厂,纷纷复产开工。1953年,叠南乡、叠北乡土地改革运动结束,呈现了百业骈臻的景象。人民购买力大增,周边地区也随之兴盛,棉织产品市场,购销两旺,甚至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之前,叠滘就有大小织布厂133间。随着形势的发展,又增加了59间,合计共192间,共有织机1363台,从业人员达2200多人,棉织业再现兴旺。
论坛开设目的:推广叠滘特色龙船文化;提供一个分享交流平台。
定位:
以民间视角发展龙船文化

TOP

(三)棉织业的合并

    依照中共中央,关于过渡时期总路线、总任务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部署,1955年冬天,人民zf在叠滘开展了对手工业和私营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决定叠滘内的棉织行业,划分为厂、社两大类型。对经营者的归属标准,订出了明确的规定。(注:当时全叠滘有大小布厂192间,共有织布机1363台,平均每间布厂7台〈强〉。凡达到平均数的,划入南海棉织厂,其余则划入棉织社。)

    第一类:现有7台及7台以上布机的工厂,共33间,于1956年9月,组成了公私合营南海棉织厂。厂址在叠北澳边村;于1965年,迁往叠南乐庆村(鲤鱼沙)。

    第二类:现有7台布机以下的工厂,共128间,分别组成了4个棉织生产合作社:

    自力社(在叠南洙泗村孔大宗祠),黎明社(在叠南宁聚村崑嶽陈公祠),曙光社(在叠北东胜村杨氏宗祠),同力社(在叠滘墟镇吉昌铺后座)。

    第三类:共31间布厂,业主自愿歇业。

    “一厂四社”,共有布机1082台,容纳1500人左右工作。

    1961年,“四社”合并,组成了叠滘棉织生产合作社。

    1962年,厂、社合并,组成了南海棉织厂。不久,又分置南海棉织厂和叠滘棉织社。

    1971年,叠滘棉织社改称:为群棉织厂;1984年,改称:南海棉织二厂。

    叠滘的棉织业,经历了由小到大,由单家独户到集约生产,由私人工业、集体企业到国营企业发展的过程;产品从自给自足,到集市贸易,到外贸出口远销世界各地。五百多年历史沉浮,棉织从业人员,历尽沧桑,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叠滘乡中有大小织布厂192间。百川归大海,汇集成当时南海县最大的两间棉织厂,成为南海县支柱企业之一。以后,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不断改革创新,促进生产的日新月异,此乃后话,因其早已属南海县企业,不属本志记叙之列。
论坛开设目的:推广叠滘特色龙船文化;提供一个分享交流平台。
定位:
以民间视角发展龙船文化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