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离壬寅年五月初五(2022年6月3日)端午节还有:
返回列表 发帖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10月1日(己丑·八月初十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月15日,南海县解放。
    1950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发行货币人民币。当时的货币有: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200元、500元、1000元、5000元、10000元、50000元等12种面额,共62个票种。在南海县流通的有100元以上的票种。
    1950年2月15日,撤销叠滘乡公所,建立叠滘乡临时政治指挥部,行使乡人民zf职权,办公地址,在潭头坊菩提园。
    1950年5月6日,分潭头村地,置新约村。
    1951年8月,土地改革运动开始,经历了3个阶段,至1953年12月结束。
    1951年8月16日,分置叠南乡人民zf、叠北乡人民zf,同时撤销叠滘乡临时政治指挥部。
    1951年至1955年,用“乡人民zf”名称行政。
    1951年冬天,叠滘乡开始兴修水利,联围筑闸。至1953年止,加高培厚了堤围12.15公里,完成土方14.38万立方米。加强了抗御洪水能力。
    1953年12月7日开始,粮食、食用油料,实行统购统销。
    1953年冬天,组织农业生产互助组。
    1954年4月,开始农业合作化,组织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5年3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行法定货币——第二套人民币。当时的货币有:1分、2分、5分、1角、2角、5角、1元、2元、3元、5元等10种面额。
    1955年7月30日,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颁布执行,实行义务兵役制。
    1955年至1957年,用“乡人民委员会”名称行政。
    1956年,开展对私营工商业、运输业和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简称公私合营)。叠滘棉织业合并成立了“一厂四社”(即南海棉织厂,自力社、同力社、黎明社、曙光社)。
    1957年夏季,叠南乡人民委员会改称奋斗集体农庄、叠北乡人民委员会改称前进集体农庄,用“农庄”名称行政。
    1958年5月4日,贯彻“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开展“大检查、大献技、大革新、大竞赛”运动。
    1958年9月,成立上游人民公社。同时成立叠南营部、叠北营部,属上游人民公社辖围。用“营部”名称行政。
    1959年1月24日,叠南、叠北合并,称叠滘管理区。
    1959年9月18日,再次分置叠南管理区和叠北管理区。
    1961年9月24日,叠北照明用电,首次供电。
    1962年11月22日,叠南照明用电,首次供电。
    1963年至1970年,乡级用“生产大队”名称行政。
    1964年10月25日,叠滘公路破土动工。1965年11月竣工通行。
    1966年5月16日,中共中央发出《五·一六通知》,史无前例的无产阶段文化大革命运动开始,至1976年1月结束。
    1968年初,生产大队实行合作医疗制度。
    1969年至1979年,乡级用“革命委员会”名称行政。
    1975年10月1日,叠滘至佛山的8路公共汽车通行。
    1980年至1983年,乡级用“管理委员会”名称行政。
    1982年,叠滘中学校新建落成。广东省书法家麦华三题书校名。
    1983年11月,江头村先后被省、市、县命名为“文明和睦村”。
    1984年至1986年,乡级用“人民zf”名称行政。
    1984年春天,叠滘自来水管网全面铺设,至翌年2月竣工通水。
    1984年,叠滘公路全面铺设水泥路面。
    1985年7月9日,分平洲区地,设置桂城镇。叠南、叠北属桂城镇范畴。
    1985年秋天,全面实行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7年至1988年,乡级用“村民委员会”名称行政。
    1986年春天,叠滘小学校(叠南)重建动工,于翌年5月28日,落成志庆。
    1988年1月6日,国务院代总理李鹏,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丁关根一行,由省委书记林若,省长叶选平,佛山市委书记叶谷,佛山市长卢瑞华等陪同,视察南海县桂城叠南村民委员会。同时访问叠南农家孔桥。
    1988年3月16日,全国人大、政协代表霍英东、汪明荃等10多人,视察叠滘小学校和江头文明和睦村、文化室以及叠滘的村容村貌。
    1988年夏天,新建叠滘医院,落成志庆。
    1989年至1992年,乡级用“办事处”名称行政。
    1990年6月18日,国家外交学会会长、前外交部长黄华,在南海县委书记李景滔陪同下,视察叠滘小学校。
    1990年,秘鲁前总理埃清加多一行,到叠南参观访问。
    1991年6月15日,新建叠滘第二小学校,落成志庆。岭南画派大师关山月书题校名。
    1992年夏天,新建叠南托幼儿中心,落成志庆。
    1992年9月23日,南海县撤县设市。
    1993年至1999年,乡级用“管理处”名称行政。
    1997年夏天,新建叠北幼儿园,落成志庆。
    1999年5月,成立叠南村民委员会、叠北村民委员会。
    1999年夏天,叠滘大道,建成通车。
    2001年,叠北公园,落成开放。
    2001年5月,叠南中心公园,落成开放。
    2001年,广东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授予叠北“广东省卫生村”称号。
    2002年,广东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授予叠南“广东省卫生村”称号。
    2002年8月,叠南小学校体育公园落成,投入使用。
    2002年11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发现首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后来世界卫生组织称“SARS”),疫情来势凶猛,迅速蔓延至国内部分省市和港台地区,亦波及世界部分国家和地区。叠滘幸无人感染。
论坛开设目的:推广叠滘特色龙船文化;提供一个分享交流平台。
定位:
以民间视角发展龙船文化

TOP

第一章——建置

第一节  建置沿革

    一、乡级
    (一)行政沿革
    叠滘的名字,是从双涌——双溪——叠溪——叠滘演变过来的。但其演变的过程在何时,现在尚未查到确实的依据。
    叠滘在宋代已有团练(地方武装)组织,维持治安。
    明·景泰三年(壬申·1452),叠滘隶属南海县西淋巡检辖围。
    清·咸丰三年(癸丑·1853),叠滘乡再倡建立团练。
    清·咸丰四年(甲寅·1854),团练改名为叠滘乡局。
    清·光绪三年(丁丑·1877),始称叠滘堡。
    清·宣统时期至民国十六年(1927),叠滘堡隶属五斗司辖围。
    民国时期,叠滘乡局改名为叠滘乡公所。
    民国十六年(1927),南海县实行区统堡制,撤销五斗司,建立南海县第四区,叠滘堡改名为桂华堡(桂华堡的名称,乃官府编制所用,实际上还是叠滘堡),隶属南海县第四区辖围。
    民国十七年(1928),南海县改为区统乡制,撤销叠滘堡,建立叠滘乡,隶属南海县第四区辖围。
    民国三十五年(1946)后,叠滘乡隶属南海县第三区辖围。
    建国后,1949年11月开始,叠滘乡属南海县第三支前指挥部辖围。
    1950年5月后,叠滘乡属南海县第六区辖围。
    1951年8月16日,叠滘乡分置叠南乡、叠北乡。成立叠南乡人民zf、叠北乡人民zf。
    1953年,南海县第六区分置第十四区,叠南乡、叠北乡属南海县第六区辖围。
    1955年,南海县第六区人民zf改称虫雷岗区公所。1955年3月,成立叠南乡人民委员会、叠北乡人民委员会,属虫雷岗区公所辖围。
    1957年春季,虫雷岗区公所改为虫雷岗乡人民zf。叠南、叠北属虫雷岗乡人民zf辖围。
    1957年夏季,叠南乡人民委员会改称奋斗集体农庄、叠北乡人民委员会改称前进集体农庄。
    1958年9月,成立上游人民公社,农业大兵团作战。同时成立叠南营部、叠北营部,属上游人民公社辖围。
    1959年1月24日,叠南、叠北合并(分置了7年零161天又合并),称叠滘管理区。
    1959年9月18日,叠滘管理区,分置叠南管理区、叠北管理区(合并了237天,再度分置)。
    1961年,上游人民公社改名为平洲区。叠南、叠北属平洲区辖区。
    1963年,平洲区改名为平洲人民公社。叠南生产大队、叠北生产大队同时成立,属平洲人民公社辖围。
    1969年,成立叠南大队革命委员会、叠北大队革命委员会。
    1980年,成立叠南大队管理委员会、叠北大队管理委员会。
    1984年,成立叠南乡人民zf,叠北乡人民zf。
    1985年7月9日,分平洲置桂城镇,叠南、叠北属桂城镇辖围。
    1987年,成立叠南村民委员会、叠北村民委员会。
    1989年,成立叠南管理区办事处,叠北管理区办事处。
    1993年,成立叠南管理处、叠北管理处。
    1999年5月,成立叠南村民委员会、叠北村民委员会。直选产生村民委员会主任和委员。

    (二)境域沿革
    清·光绪六年(庚辰·1880),“乐成社至石云山之基坝,与及鸡肠滘、白牛之税赋,列入东胜乡畴衢。”
    1951年8月14日,文昌沙划入佛山镇辖围。
    1952年11月6日,潭头村先后划出土名“高秧地”(靠近东一乡的田)禾田共136.17市亩,送给东一乡。
    1954年2月28日,田边村划入佛山市郊区。
    1984年5月24日,国务院(1984)84号文,批准南海县的石肯、叠南、叠北三个乡,划归佛山市管辖。
    据《佛山市志》载:“1984年5月24日,南海县平洲区的石肯、叠南、叠北等三个乡,划入佛山市管辖,面积9.02平方公里,因一直未办接收手续,实际上仍由南海县管辖。
    1984年至2002年12月31日,划出土地5630.77市亩,为城建征地及地域范围调整。

    叠滘境域面积沿革一览表
    ……

    (三)乡名称溯源
    根据古地图显示,这幅地(指现在的叠滘),在距今2250年前已经开始成沙造地。
    此地的形成,首先是从现在的三里社(在村头村)以北开始,逐渐向圣塘墟(即现在的叠滘旧墟)、涌表坊,一直朝南方向,扇面形积聚成沙。因此,依照陆地成沙先后,很自然地产生了地方名称。北面先积成陆地,就称为“村头”;南面逐渐积成陆地,就称为“村尾”。后来,觉得“村尾”两字不雅听,改称为“仁村”。
    一幅烟雾弥漫,寂静荒僻的“南疆”之地,何以“叠滘”两字命名呢?只因岁月流远,至今尚未找寻到原委。民间传说,各说不一。根据有书为证的,略举如下:
    1.《孔氏家谱》载:“孔子三十八代孙孔戣,唐·宪宗·元和十二年(817)为岭南节度使,在广州时,置田土名叠滘大溷田二坵,共税五亩二分六厘五毫。”由此而最早发现“叠滘”二字。
    2.《孔氏家谱》载:“本村水脉分两溪而入,至祠前,两溪汇聚,故名叠溪。”……“有九个窦,汾江水从九处流入,称为九龙入洞,溪滘曲折回环,遍及各村,故名叠滘。又称叠水、双溪。”
    3.易瑞瑜(清·客籍叠滘的老夫子)写在培风社学的中堂挂幅上说:有两条河流,一条从北往南伸展,河面较阔,叫做洪涌(即大河的意思);另一条从西南面的石云山起,蜿蜒向东北伸展,形状似鸡肠,叫做鸡肠涌。经过长时间的开垦演变,洪涌和鸡肠涌逐渐形成了两条水系。民间称它为“双涌”,就产生了“双涌乡”的名称。后因河涌的涌字与冲击的冲字谐音不雅听,故改为“双溪乡”。过了一个时期,又因双单的双字与伤害的伤字谐音,听起来不吉利,又改为“叠溪乡”(叠是重叠成比的意思)。再过了一个时期,认为溪字太狭窄,故把溪字换上了滘字(滘是比溪大的意思),从而就产生了“叠滘乡”。同时,洪涌、鸡肠涌,分别更名为洪滘和鸡肠滘(洪滘和鸡肠滘,后来成为土名,一直沿用到建国后)。注:易瑞瑜所写的是文言文,以上是译意的。
    4.叠滘乡在历史上,曾经有过“叠滘双溪”的复称。育麟里至圣家庙,清·道光十年(1830)所立的篆刻碑名称谓:“叠滘双溪育麟里孔氏家庙碑记”(碑石现保存在东风队文化室后左侧墙上)。

    双涌地图(藏广州市中山图书馆特藏部,根据原图复制)
    ……
    叠南历年建置沿革示意图
    ……
    叠北历年建置沿革示意图
    ……
论坛开设目的:推广叠滘特色龙船文化;提供一个分享交流平台。
定位:
以民间视角发展龙船文化

TOP

二、自然村级
    (一)行政沿革
    建国前,坊、里(村),是以保、甲、保卫团、更馆等多种形式划分地段,作管理范围。
    建国后,从1950年3月开始,撤销叠滘乡原有的坊、里、保等名称,一律改用“村”为代称。
    1950年5月6日,分潭头村置新约村。
    1951年8月至1954年7月,各自然村以农会名称行政。
    1951年8月后,叠南乡、叠北乡将原有的自然村,分别合并:
   
    叠南乡:
    洙泗、横涌、昌平合并,称洙泗村。
    乐庆、叠庆合并,称乐庆村。
    江头、漖边(包括育麟、涌表)、东宁、东聚合并,称江头四村。后来,江头村、漖边村,以原有范围,自立成村;育麟、涌表合并,称东风村(队)。东宁、东聚合并,称宁聚村。
    茶基村、陈丰村、圣堂村、田边村,原名与范围不变。
   
    叠北乡:
    庆云、隔涌合并,称庆云村。
    村头、园边(上大里)、三里社、卢边合并,称村头村。
    澳边、田心、桥头、庙涌合并,称澳边村。
    东胜村、潭头村、新约村,原名与范围不变。
    1954年7月后,农业合作化运动开始,各自然村农户,先后组织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11月后,由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发展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6年11月至1958年9日,各自然村农民组织了包产队。
    1958年9月开始,至1963年上半年,农业大兵团作战,以自然村或联村为单位,设立连队,用连队名称划分管理范围:

    叠南营部(无设连队)
    叠北营部
    一连——庆云村、村头村、澳边村
    二连——东胜村
    三连——潭头村
    四连——新约村

    1963年下半年,组织生产队:
    叠南大队(管理区)
    茶基村——茶基1队、茶基2队、茶基3队
    洙泗村——洙泗1队、洙泗2队、洙泗3队、洙泗4队、洙泗5队、洙泗6队。后来,1队、2队、3队合并为新联队,4队、6队合并为洙泗4队。
    乐庆村——乐庆队
    陈丰村——陈丰1队、陈丰2队
    圣堂村——圣堂南队、圣堂中队、圣堂北队
    东风村——东风队
    漖边村——漖边dui
    江头村——江头队
    宁聚村——宁聚队

    叠北大队(管理区)
    庆云村——庆云1队、庆云2队
    村头村——村头1队、村头2队
    澳边村——澳边1队、澳边2队、澳边3队
    东胜村——东胜1队、东胜2队、东胜3队、东胜4队。后来,从东胜3队分出东胜5队。
    潭头村——潭头1队、潭头2队、潭头3队、潭头4队、潭头5队。后来,从潭头3队分出潭头6队。
    新约村——新约1队、新约2队
论坛开设目的:推广叠滘特色龙船文化;提供一个分享交流平台。
定位:
以民间视角发展龙船文化

TOP

(二)坊(里)墟镇名称溯源
    叠滘经历了漫长历史的过程,土(地)名是星罗棋布,数不胜数的。对于坊(里)的命名与建置时间,各说有异。到目前为止,尚水找到真凭实据证明原委。因此,只好从一些零散资料中,整理出下面的结果:
    根据易瑞瑜记载,叠滘有二十四坊诗,诗中镶嵌着各坊(里)的名字:

                      叠滘圣乡入九龙,四涌昌社庆田丰。
                          四头茶泗育麟地,四边发达向三东。

    即:圣堂坊、横涌坊、庙涌坊、隔涌坊、涌表坊、昌平里、三里社、庆云坊、田心坊、陈丰坊、江头坊、村头坊、桥头坊、潭头坊、茶基坊、洙泗里、育麟里、漖边坊、园边坊(上大里)、卢边坊、澳边坊、东宁坊、东聚坊、东胜坊。
   
    二十四坊的来历:
    茶基坊——始名茶基沙。茶基沙四面环水,是一个小岛。到了明代·成祖·永乐十二年(1414),有人在此地开荒种植,并以种植“本地普洱茶”为主。又因为地形似基坝,所以称为茶基沙。后来,由于成沙造地,茶基沙东岸与洙泗里西岸靠拢,只剩横涌一河之隔,就称为茶基坊。
    洙泗里——据《孔氏家谱》载,“洙泗渊源”四个字,最早出现于明·代宗·景泰三年(1452)。又据史料记载,曾在大笪地附近,举办过一间学塾,取名叫做洙泗书院。洙泗书院原是山东省曲阜县四大书院之一(其余尼山书院、春秋书院、石门书院早已湮没)。坐落孔林东北面,前向洙水,北靠泗河,是当年孔子行教讲学的地方。昔日是以孔子学说为圣教,因而套用了洙泗书院为叠滘学塾的名称。后来,亦用洙泗两字命坊名。又因为洙泗是孔子的故里而用里来定义,所以取里不取坊。这就是洙泗里的来历。
    育麟里、昌平里、上大里、涌表坊——这些名称,都是与孔子的故里有关而取名的(育麟里其中的一个地方叫做“下江”)。
    横涌坊——始名横涌基。位于叠滘的西南端,濒临横涌,与茶基沙相望,是为抗御洪水而筑的一条基坝,定名为横涌基。后来,由于地形变动,横涌基变成了居民住地,从此,改名为横涌坊。
    陈丰坊——是陈岸坊和丰聚坊的合称。过去很少人叫陈丰坊,甚至有些本地人,只知道有老土地和鲤鱼涌,而不知道有陈丰坊这个名字。其原因:1.是老土庙所在地,名声显赫;2.这一段河涌,以鲤鱼多为著称。所以,老土地或鲤鱼涌成了陈丰坊的代名词。建国后,人们都称陈丰村(坊)了。对于老土地和鲤鱼涌的代称,逐渐遗忘。
    圣堂坊——始名新基。据成沙地形显示,圣堂坊的位置,早期是一片水洼沼泽,但其中也有成沙的陆地,聚集居民,每年都受西潦(洪水)为患。为抗御西潦,于南宋·咸淳二年(1266)筑起了一条50多丈长的基坝,取名为新基(传说旧基是在澳边坊以西)。根据《孔氏家谱》载,孔念八祖(元演),于南宋·咸淳四年(1268)在叠滘村南(即新基南头)修建祖祠(孔大宗祠)。经略安抚使雷宜中题赠“阙里南祠”牌匾。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孔大宗祠重修,复构一阁,以奉圣祖(即大成至圣孔子先师)。当时人们把这阁称之为“圣堂”。后来,遂名其地,于是把新基南头一带的地方,称为圣堂。其时,新基之东南面,已是沧海桑田,人们聚居,渐成坊里,自然而然地统称圣堂坊。
    漖边坊——始名南面基。此处东南面是茫茫大海,西北面一带已有民居,在南面筑了一条基坝以防御潦水(洪水)。这条基坝取名南面基。后来,成沙扩展,陆地面积增大,南面基成为民众聚居的地方,而此处是濒临漖的边缘,故取名为漖边坊。
    江头坊——根据《江氏族谱》记载,江头在清·圣祖·康颐年间(1662至1722)建村。因为江姓人聚居此处,故称江头坊。
    东宁坊、东聚坊——此处的东面是一片茫茫大海,洪水每每为害。这是民众希望安宁聚集所定的名字,其中东宁坊原名叫“开低基”。
    庆云坊——始名海边沙。据史料记载,村头的西北面,是茫茫大海,西面一带叫做海边。在海边不远处,有一个沙坵,我们称它为海边沙。后来,海边沙成沙扩大,与村头合拢,自成一个村落,取名为海边。因为它接近大海,自然灾害频繁,居民希望平安庇护,故更名为庆云坊,寓于“景升庆云”,太平吉利的意思。
    隔涌坊——因为它的位置,是村头坊的对岸(即隔了一条河涌),故称隔涌坊。
    村头坊——是叠滘成沙造地最早的地方,也是叠滘境域地名最早的起源。
    园边坊——相传此处有一个面积较大的植物园,它在植物园的边缘而得名。由于“上大里”面积较少,历史上早已并入园边坊内。
    三里社坊——古代每个地方,都有一个土神,其祭名叫做社。相传三里社,是由三个面积不大的“里”所组成的社稷之神。后来,用三里社的名称,代表着三个“里”来命坊名。
    卢边坊——据老前辈所说,此处是卢姓人聚居之地而得坊名。
    澳边坊——根据史料记载,此处的西面有一个海湾,古代称之为澳。澳边坊,是在澳的边缘而得坊名。澳边坊,这个名字,昔日人们较少熟悉。因为在它范围内,有一间叫做石崖黄公祠,祠的正门,绘画着神荼、郁垒两个大门神,在叠滘乡中,是绝无仅有的。因此,“大门神”成了澳边坊的代名词。建国后,人们只熟悉澳边村,而大门神的名字逐渐生疏了。
    田心坊——据老前辈所说,此处四周都是水田,在水田中间有一幅高地,有人在此处建屋居住,因此而得坊名。
    桥头坊——是因石桥头的所在地而得坊名(石桥头,是全叠滘乡唯一规模的石桥)。桥头坊,当年很少人知道它的名字,因为在它范围内,有一间叫做慵莊黄公祠,建筑宏伟,而且靠近墟场,非常出名,人们都称它为“龙章公”(慵莊公的误称)。久而久之,“龙章公”成为桥头坊的代名词。建国后,桥头坊与澳边坊合并,称澳边村。桥头坊的地属,仍然有其范围。但是,“龙章公”的名字,已经很少人知道了。
    庙涌坊——在双溪祖庙(叠滘人叫大庙)前面,东西相向,有一条河涌,名叫祖庙涌(简称庙涌)。庙涌坊位于祖庙涌的南面而得坊名。
    东胜坊——始名东升坊。此处东南北三面是茫茫大海,自然景色非常优美。每在晴天的早上,水天一色,呼吸着清新空气,迎接着太阳升起,感到心旷神怡,人们就以即景定坊名东升坊。后来,东面积聚成沙,扩大了陆地面积,建筑物和树木逐渐增多,遮挡了早上太阳升起的视线,即景似乎不符合实际,因而改名为东胜坊,寓东面得胜的意思。
    潭头坊——始名凼头坊。据史料记载,此处原是一个大海湾,海湾东面,是茫茫大海。水退时,呈现出一幅大沙滩,当中有一个大湖,古人称这种状态为“凼”。由于成沙扩展,凼的周围逐渐成了陆地,建筑了民居,住上了人群。根据地形演变过程,而称凼头坊。后来,觉得凼字绕舌,不论听与读,都很不方便。又根据字义内涵,改为潭头坊。
    圣堂墟——又称圣塘墟。是供祀孔子而得名。自从设了“圣堂”以后,每年农历八月二十七日孔子诞辰,越来越多人来拜祭。因为“圣堂”地方狭窄,难以容纳众多的人群,故在会英里(在今叠滘旧墟内)附近增设了一间“小圣堂”,以分散来拜祭孔子的人群。小圣堂坐西北,向东南,门前有一个水塘,称为圣塘。凡到来祭祀孔子的人士,必然取一些“圣水”用作磨墨,以求读书聪明。后来,此处发展为市集,北段取名为圣塘街(有新街、旧街之分),或称墟头;南段取名为圣堂墟,或称墟尾。建国后,南北两段,合称为叠滘墟。
    文昌沙——简称文沙。据史料记载,文昌沙地处汾江中部,原是一个河滩,沿北方向伸展,直到原日均益菜市附近。其南面一段地(关帝庙前),名为白马滩;在其中部,有文昌庙而得名。
    乐成坊——以乐成社而得坊名。
    叠庆坊——未找到史料根据。
    田边里——因其位于溥利围南线的禾田边缘而得名。
    新约村——在1950年5月6日,分潭头村置立。
论坛开设目的:推广叠滘特色龙船文化;提供一个分享交流平台。
定位:
以民间视角发展龙船文化

TOP

第二节  境域面积
    一、面积
    叠滘境域面积:
    清·光绪五年(1879),9.24平方公里(即13860市亩)
    1984年12月31日,7.68平方公里(11520市亩)
    2002年12月31日,3.93平方公里(5889.23市亩。其中:叠南1688.56市亩,叠北4200.67市亩)

    叠滘境域面积沿革一览表
    ……
    叠滘境内土地面积变动情况一览表
    ……
    叠滘境内2002年各村庄土地面积一览表
    ……
    叠滘境内业主耕地面积统计表
    ……
    叠滘境内业主耕地在境外面积统计表
    ……

    二、叠滘地图

    叠滘全图(藏广州市中山图书馆特藏部,1986年5月根据原图复制)
    ……
    叠滘简图(清·光绪九年〈癸未1883年〉原绘,1994年4月根据原图复制)
    ……
    叠滘乡及其四周建国初期水河简图
    ……
    叠滘地图(1982年航测图)
    ……

    三、叠滘及其四周历史地图

    新石器时代地图(藏广州市中山图书馆特藏部,根据原图复制)
    ……
    新石器时代地图(至公元前250年,根据《珠江三角洲农业志》原图复制)
    ……
    秦、汉、隋、唐、五代时期地图(至公元960年,根据《珠江三角洲农业志》原图复制)
    ……
    宋、元朝时期地图(至公元1368年,根据《珠江三角洲农业志》原图复制)
    ……
    明朝时期地图(至公元1643年,根据《珠江三角洲农业志》原图复制)
    ……
    清朝、民国时期地图(至公元1948年,根据《珠江三角洲农业志》原图复制)
    ……
论坛开设目的:推广叠滘特色龙船文化;提供一个分享交流平台。
定位:
以民间视角发展龙船文化

TOP

第二章——自然地理

    地理和地质工作者查明,珠江三角洲过去原是一个烟波壮阔、浩瀚无边海洋中的岩岛罗列浅海湾。年深日久,汇西江、北江、东江、流溪河、潭江等河流所挟带的泥沙,借助南海海潮的顶托,使泥沙沉积而成为今日的三角洲平原。
    据《珠江三角洲农业志》记载,叠滘这幅土地的位置,在新石器时代是一片汪洋大海。这幅土地及其四周成沙造地后,在历史地图上显示出,从新石器时期开始,历经秦、汉、隋、唐、五代时期,直至公元960年,叠滘是与(虫雷)岗、夏教、平洲等地两岸相隔。至宋、元时期,才合拢成相连地;到明代,奠定了河流基础。到清代至中华民国时期,地形、地势、面积,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扩大。

第一节  气候

    叠滘境域地处低纬度,北回归线南缘,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四季温和,光热充足,雨量充沛。
    1.多年平均温度21.5摄氏度左右。
    2.多年年平均降雨量1407.6毫米。
    3.年无霜期达339天,偶有低温寒冷(寒露风和霜降风)天气。
    4.干季盛行偏北风,湿季盛行东南风。
    5.台风,在每年1至9月份出现较多。
    6.地方气象谚语:
    春无三日晴,夏无三日雨,秋高气爽,冬天干燥。
    春寒雨至,冬雨汗流。
    春雾晴,秋雾雨。
    夏雾不暑,冬雾不寒。
    春天天气姑娘心,三时六样变(即天气不稳定的意思)。
    干冬湿年,禾黍满田。
    二八(农历二月、八月)东南(风)大旱天,三七(农历三月、七月)东风水浸田。
    二八(农历二月、八月)乱穿衣(任由穿着单衣或夹衣),三九(农历三月、九月)随人意。
    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天后诞辰,前后几日,必有风雨。
    农历四月二十日,俗称小分龙;五月二十日,俗称大分龙,这两天皆宜有雨,无雨则岁歉。
    农历四月、五月,晴天忽雨,称为白撞雨。谚称“旱造望白撞,晚造望偷淋”。偷淋者,夜雨也。
    农历六月十二日,俗称彭祖忌辰,前后几日,必有大风、雨。
    不怕重阳(农历九月初九)雨,最怕十三(农历九月十三日)阴。
    旱白露,沤秋分。
    寒露节日不宜有雨,俗称“不忌霜降风,最怕寒露雨”。
    霜降节日有风,则对生产不利。俗称“禾忌霜降风,人忌老来穷”。
    大寒牛押湴(大寒节日,非常闷热),冷死早禾秧。
    朝翻(刮风)三(天),晚翻七(天),晏昼翻风唔过日,半夜翻风冷折骨。
    月光照湿土,红日无得好。
    开门雨沃,不怕晒谷(“鸡口雨”,天刚亮下雨,多数天晴)。
    九月收雷,十月收电。
    东闪雨重重,西闪热头红,南闪好南风,北闪长流水。
    十月回南(翻南风)当大暑(是炎热的意思)。

    历年雨量记录表
    ……
论坛开设目的:推广叠滘特色龙船文化;提供一个分享交流平台。
定位:
以民间视角发展龙船文化

TOP

第二节  地质、土壤

    一、地质
    叠滘在1958年秋季,由南海县有关部门技术指导,全面地质钻探。其结果是:
    表层属新积淤沙土,厚薄不一。地表7米深度以下,普遍是沙质或石层,个别地区是石龙浮生。
    1.地层岩性。主要由第四世纪沉积及第三系泥岩风化残积层组成。
    2.地下水概况。地下水较丰富,主要赋存于粉沙、中沙及淤质、粉质粘土层中,属于松散孔隙水。
    3.地质构造情况。在所有钻孔中,均未发现新构造活动迹象,地基土层基本稳定。

    二、土壤
    1975年夏季,由南海县土壤普查领导组主持,进行了水田土壤普查,当时水田面积7567.6市亩。其结果是:
    泥田——3851.9市亩,占总数50.9%
    泥肉——2179.5市亩,占总数28.8%
    泥骨——620.5市亩,占总数8.2%
    沙泥——597.8市亩,占总数7.9%
    粉沙——287.5市亩,占总数3.8%
    沙质——30.4市亩,占总数0.4%
论坛开设目的:推广叠滘特色龙船文化;提供一个分享交流平台。
定位:
以民间视角发展龙船文化

TOP

第三节  地貌

      叠滘是南粤水乡一部分,四面环水,地势是“覆釜形”,即四边低,中部高。地面高程(珠基):2.2—4.9米左右。境内河涌总长度35.33公里,蜿蜒曲直,纵横交错,遍布全乡。
有史以来至1953年,叠滘境内被洪、涝威胁,是腹背受敌。
      东面由五丫口至旧东窦,水河长度3.68公里,称为外大涌。外大涌分汊两支水:一支向南流到东胜乡,另一支转向西流,到叠滘潭头坊东约,水河长度2.56公里,称为内大涌。这支水是叠滘的主要潮水源泉。但是,这支水又是造成叠滘洪、涝的隐患。
      南、西、北三面,是佛山水道和佛山涌的河段,洪水由罗村沙口倾泻下来,是历史的防洪前方。
      叠滘水利环境的转变,有赖于大范围水利建设的实施。1953年完成了联围筑闸工程建设,1960年沙口水闸和石(石肯)水闸的建成,叠滘的防洪位置,由前方转为后方。而内涝问题:1.靠水位落差,从水闸排水出;2.用排水站机械排水出。
论坛开设目的:推广叠滘特色龙船文化;提供一个分享交流平台。
定位:
以民间视角发展龙船文化

TOP

第四节  河流

    叠滘乡四周,属佛山水道(汾江河)、佛山涌、平洲水道的水文系统。
    一、水文
    叠滘境域的河流,属感潮河段。感潮的特点,是每24小时零50分之内,大概有两次高潮和低潮。
    1.农历三月中旬至九月中旬,日潮比夜潮大。其余时间,则夜潮大于日潮。两次涨落的幅度和历时均不相等。平均潮差不足两米者,属弱潮。一般情况下,落潮流速水于涨潮流速(洪水期更为明显)。
    2.每年农历三月中旬至九月中旬之间:
    甲,初一日至初三日,十六日至十八日,称为“生水期”,潮高增至顶点。民谚说:“初三十八,高低尽刮”。
    乙,初四日至初八日,十九日至二十三日,称为“缩水期”,潮高日减。
    丙,初九日至十一日,二十四日至二十六日,称为“死水期”,潮涨潮落无力。
    丁,十二日至十五日,二十七日至三十日,称为“潮增期”,潮高日减。
    因为珠江口朝南,如吹南风时,涨潮来得快,潮位高时间长,退得慢;如吹北风时,涨潮慢,潮位低,退潮快时间长。

    南海潮汐长退时刻表
    ……

    二、水位
    茶亭水闸是叠滘的水位记录点。

    茶亭水闸历年最高洪水位一览表
    ……

    茶亭水闸历年潮水水位表
    ……
论坛开设目的:推广叠滘特色龙船文化;提供一个分享交流平台。
定位:
以民间视角发展龙船文化

TOP

第五节  自然环境

    叠滘是南粤水乡的一部分,自然环境独特。远古时候,因水成陆,沧海桑田。12世纪,人居伊始;傍水而居,与水共生;悠悠岁月,所积淀的水生文化,深沉而厚实。因水而美,与水结下不解的情缘。这里水美、村庄美、田园美,民淳俗美。

    一、因水成陆。水,造就了广阔天地。
    远古的叠滘,是一片汪洋大海。在六千年前左右,叠滘处在发育缓慢的古珠江三角洲南部滨海地区,即西江、北江冲积扇前沿。由于南海潮水的顶托回流,与西江、北江、东江水南流输沙,就像一双无形的巨手,抚育着珠江三角洲的成长。时光消逝,物换星移,一个世纪又一个世纪地过去,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通过西、北江水年深月久的冲刷而成沙造地,三角洲平原不断扩大,造就了环境优美、地貌独特、河流交错、重叠相汇的沃土蛮荒——叠滘。

    二、与水共生。水,造就了民淳俗美。
    北宋·徽宗时年(公元1101年),温金木、许胜娣(世称温、许二公)“泊岸而居”,成为叠滘古乡的始祖先民。他们靠水生存,依水创业,以尽其天年。
    南宋(1127至1279)偏安江南,大量中原人南迁,落户珠江三角洲各地。随着一批又一批来自北方的先民加盟叠滘,人们傍水而居,依溪建村,筚路蓝缕;又经坚忍不拔的斗志,与水患抗争,建造安身立命的家园。
    经过世世代代的艰苦奋斗,直至明代(1368至1644)中后期,先祖们已开拓出初具规模,独具南粤水乡特色的叠滘古乡。这里街平巷直,整齐有序,民庐栉毗;人们睦邻相处,喜乐共享;相互提携,热情照应;男耕女织,怡然自得。明末清初(约1644年前后),叠滘的发展,已盛极一时,人居环境,日臻完善,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

    三、因水而美。水,造就了环境优美。
    “……去会城三十里,乡曰叠滘。萦绕汾流,吾尝舟过其前,望蔚然而森秀者,乡之林木也;蔼然而薰蒸,岿然而磅礴者,乡之晓烟暮霞与形胜也;渊然以深,泓然以清者,乡之波汇极蓄也。……”这是清·乾隆年间,进士曾受一,对叠滘水乡的赞美。(摘自《江氏族谱》)
    “九龙入洞”的水利网络,确保了叠滘的源头活水。人们掌握且利用潮汐的长退,通过窦闸的调控,实现了农业生产的自流排灌的科学用水,夺得收获恒丰。村前河网纵横,水上运输极为方便。河上舟楫如梭,点缀着叠滘纤陌田园丽泽,南粤水乡又是一番新景象。
    村中河畔,砖石护坡;浓荫夹道,古木参天;小桥流水,串连着百户千家;“五桥衔达”,“六路相通”,体现出水、陆交通的便捷。
    明·《叠滘八景》、清·《叠滘八景》和《叠滘十馨》是古乡曾经亮丽的“花容月貌、芳华萃秀”。如果说,明·《叠滘八景》所赞美的是南粤水乡,圣境般的小桥流水、田园风光的话,那么,清·《叠滘八景》和《叠滘十馨》所歌颂的,是古乡历史的丰碑,是浸含着南粤水生文化的浓厚根基的展现,更是民淳俗美的乡风无遗的表露。
    建国后,叠滘经历了解放思想、改造自然的翻天覆地变化过程。进行了“六化”建设,大大地推动了生产的发展。
    六化:水利排灌自流化、水利渠道系统化、水陆交通车船化、土地机耕化、耕地田园化、农村电气化
论坛开设目的:推广叠滘特色龙船文化;提供一个分享交流平台。
定位:
以民间视角发展龙船文化

TOP

返回列表